分享
法律尽调报告的边边角角|原三平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法律尽调报告的边边角角|
原三平
🔗
|
首页
|
证券与资本市场
|
私募股权投资
|
律师执业便利资源库
|
法律工作必备技能
|
法律职业发展
|
📒
原文链接
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_UKe1gK0...
内容来自于:公众号【原三平】
作者
:
陈鸣剑
发表时间:
2021-09-28
内容整理人
:
飞书用户6056
说在前面
非诉律师写尽调报告,实在是太频繁了,也是很基础的工作,查什么,怎么查,怎么写,能写一本书。
挑点边边角角的写,容易写,也容易读。
01
尽调目的
IPO、再融资、收购、投资等等,都要做尽调。
但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像IPO一样,事无巨细、面面俱到。
调查一周和一个月出来的东西也肯定不一样。
收敛下强迫症,我们要做的是搞清楚尽调目的,
抓好主要矛盾,把握关键风险点
。
比如收购项目,如果收一个壳,那收购方看中的可能是资质、历史业绩、行业地位,那资产、业务、人员就要适当取舍。
如果看中的只是土地、房产,那商标、专利一类的资产就可以适当取舍。
如果看中的只是某几个核心的人员,而不想要业务、资产,是不是可以考虑只签这几个人,妥当处理竞业问题,而避免标的公司潜在风险。
一开始就
和委托人了解清楚尽调目的,搞清楚核心诉求。
工作时围绕目的开展,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,才能事半功倍。
比如投资项目,有些小问题,不影响我这次投资,以后IPO律师会解决,我还在天使轮,操那心干嘛。
02
结构
调查分重点,报告出来,展示也要分重点的。
有的报告出来,可能上百页,委托人哪有那精力全都细细看。
“X律师,你就告诉我哪有问题吧,没问题干嘛写这么多,这无所谓,我不关心。”
当然,我们从尽职、完整的角度,是应该都写,不过可以适当换换展示方式。
考虑下读者的感受,上来就让他看到重点,而那些长篇的事实,放在后面,如果他想看,可以跳到那个部分去看。
一般我们通常的结构:
引言+重点问题+正文
。
对于风险点的展示,
一般的结构:
事实描述+法律风险分析+风险评估+解决建议
。
尽量用
便宜委托人审阅
的方式去展示,让人一目了然。
尤其是提示IPO做的多的小伙伴,别被律师工作报告反人类的格式锁死了,审核人员看习惯了,知道去哪找重点,一般的委托人,可没这个分辨能力啊。
形式为内容服务。
考虑读者~考虑读者~考虑读者~
像商标、专利一整几百个这种,建议正文都不要放,附件丢最后,不是核心的都往后排。
TIPS:减少不必要的摘抄整理工作,发尽调清单时,直接把表也丢过去,标的公司整理好,核对一下ctrl+c